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信阳民歌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及秦汉时期,历史悠久,数量浩如烟海,可分为号子、山歌、小调等,信阳作为河南的“歌舞之乡”,信阳民歌数量在(《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中存量最大。以《八月桂花遍地开》最为著名,八月桂花遍地开的音乐曲调源自信阳民歌小调《八段锦》(也称小小鲤鱼压红鳃)
五句山歌是信阳民歌区别于其他地区民歌的显著特征,信阳民歌高腔唱法即全假声唱法,形成高亢、嘹亮、粗放的演唱风格;平腔唱法则全用真声或真假声混合使用。民歌中的长音(句尾、段尾、声腔中间)演唱,多用平直不抖不颤、力度均衡的唱法;在行腔的过程中出现同音快速反复处,在不加倚音、不换气的情况下,以咽喉声门的快速关闭复原,达到一种震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