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民惟邦本,人文日新;文化传承,君子同行。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居豫尾、占楚头、临皖西,是江淮之间、鄂豫皖三省交界处中心城市。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在此交融共生,孕育出斑斓瑰丽而又极富特色的信阳文化。
2017年,信阳地方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经信阳学院批准成立。下设信阳工艺美术研究所、信阳民歌研究所等机构。现有校、内外民俗文化专、兼职研究人员40余人专门从事地方传统文化研究。2020年6月被信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批准为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
中心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精神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文艺方针政策,立足信阳,充分依托文学、历史、艺术学等学科专业资源,紧紧围绕“罗山皮影戏”“信阳民歌”“光山花鼓戏”“信阳毛尖茶采制技艺”“信阳剪纸”等40余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门从事地方戏剧、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手工艺、传统民俗等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承推广工作。同时,也为校内、外广大民俗文化工作者、民俗艺术爱好者提供教学、科研、学习、传承的交流平台,充分挖掘与保护地方民俗文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
中心自成立以来,专、兼职研究人员申报、主持各级各类传统文化研究项目共22项;先后在《中国戏曲》《四川戏剧》《音乐创作》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中心与地方市文化各级部门、非遗基地、民俗文化研究单位等加强交流与合作研究,发挥科研工作主动性。此外,中心专、兼职研究人员还积极从事民俗文化讲座、指导传统文化社团建设、实践调研等工作,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的科研与传承作用。
